云聚新动能 红河电厂全球首台700MW超超临界(CFB)机组投运_杏彩体育网站登录地址_注册网页版
欢迎进入杏彩体育网站。
推荐产品:柴油发电机组、柴油机发电机组
杏彩体育咨询电话杏彩体育组咨询电话:

199-6995-9116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料

技术资料

云聚新动能 红河电厂全球首台700MW超超临界(CFB)机组投运

作者:技术资料   时间:2025-03-24 00:41:33

  春潮涌动处,奋楫正当时。在全国两会擘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蓝图、云南省聚力推进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节点,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云新闻客户端正式推出“云聚动能云南新质生产力观察”栏目。

  新质生产力,是摆脱传统路径的创新突围,是“绿”与“智”交织的产业跃迁,更是云岭大地向“新”而行的澎湃动能。近年来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紧扣“三个定位”,以绿色能源、数字化的经济、生物医药、先进制造等为突破点,加速培育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引擎。

  我们将以镜头为笔、以光影为墨,走进工厂车间、科研实验室、田间地头、科技产业园,探访那些用创新改写发展逻辑的企业,记录那些以技术突破重塑产业版图的故事。从“风光水储”一体化的绿色动能,到“植物提取”领跑的云药创新;从“数字孪生”赋能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,到“科技兴农”激活的田野新景这里,有云南向“新”而行的生动注脚,更有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实践的鲜活样本。

  这是媒体深层次地融合的主动作为,更是主流阵地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。我们期待,通过这场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发现之旅,让创新驱动的力量被看见,让高水平发展的足音更铿锵,共同书写新时代新征程上彩云之南的壮丽篇章!

  走进红河电厂,晨光穿透冷却塔蒸腾的水雾,蒸汽供热管道裹挟着热能奔涌向前,700MW超超临界(CFB)燃煤发电机组正将乌金矿石的能量淬炼成澎湃的电流注入电网动脉;集控中心内,值班员娴熟地查看锅炉启动、真空系统等各项数据并记录下来,确保机组能够安全稳定的高效运行从传统火电厂到资源高效利用、环境友好的“绿色电厂”,云南能投红河电厂正在以科技“含金量”提升发展“含绿量”,不断推动云南省新质煤电发展、服务全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。

  3月21日,云南能投红河电厂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全球首台7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(CFB)燃煤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,该机组的锅炉为超超临界蒸汽参数、超低质量流速直流炉,采用简约型布置、单炉膛大水冷隔墙单元制设计、大通量旋风分离器等技术,解决了在高海拔环境下高效燃用高水分、低热值褐煤的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运行的世界难题,为提高煤炭绿色利用效率和支撑全省能源电力保供做出了示范效应。

  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绿色能源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,当前云南省电力总装机达1亿千瓦以上,但煤电项目作为电力系统“稳定器”,装机规模不足,难以满足高峰负荷需求及电网调峰需求,极度影响电力供应稳定性。为此,红河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应运而生。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,总投资33亿元,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7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(CFB)燃煤发电机组,该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以上,年贡献产值超10亿元,纳税超1亿元,带动新增就业600人。2024年,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和云南省省级重大科学技术项目,填补了云南省内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空白,更为全球燃煤发电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。

  火电厂向“绿电厂”的转变,离不开多项关键创新技术的支撑。在电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中,循环流化床机组灵活智慧发电技术通过系统性创新,以283.6克/千瓦时的供电煤耗实现高效运行,年均可节约标煤17.5万吨、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,为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。该技术聚焦深度调峰工况下的流化稳定性、环保控制及设备安全三大核心挑战,形成全链条解决方案。通过流态重构优化床料粒度与布风板面积,降低流化风量及过量空气系数,结合精准喷氨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精准管控;采用直角组焊结构与弹性端部设计消除线圈热变形风险,辅以厚壁元件寿命在线监测,保障低负荷受热面长期安全运作;针对汽轮机叶片隐患,创新应用自带围带拉筋的成圈叶片结构,集成高阻尼材料与动叶高频淬火工艺,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,明显提升深调工况可靠性。

  技术突破同步体现在燃料兼容与智能升级领域:通过循环流化床技术增强燃料适应性,可灵活掺烧生物质等低碳燃料,降低对单一煤种依赖;深层次地融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及工业网络技术,构建智能诊断系统与多目标协同优化策略,实现机组实时监控与远程运维,调节响应速度提升50%,运维效率提高35%。该技术体系将传统燃烧工艺与数字化手段有机融合,既攻克了深度调峰中的安全与环保难题,又通过燃料多元化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,为电力行业高效、低碳、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,引领发电技术向灵活化、可持续化方向迈进。

  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燃用高水分褐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发中,红河电厂攻克了密相区燃烧份额增加、尾部烟道换热能力衰减等系列难题。该项目首创宽幅炉膛设计,采用直径10米大通量旋风分离器(参考波兰Turw电厂235MW机组10.374米分离器技术),结合炉前单级给料与后墙八点均匀返料系统,解决高水分褐煤堵塞问题并延长燃料停滞时间;通过垂直大水冷隔墙将炉膛分割为双单元结构,平衡气固流动均匀性,同步实现高效脱硫与降低原始氮氧化物排放。针对低负荷汽温控制难点,精准设定880℃炉膛温度,兼顾褐煤燃尽与床层防结焦需求。对流烟道截面扩大至12m×26m(较常规增加15%),配合烟道结构优化与节流管圈技术,有效缓解高海拔导致的受热面磨损及壁温偏差问题。创新采用床下点火技术,使启动油耗降低50%,并通过风机选型优化将厂用电减少5%。该技术体系系统性解决了褐煤燃烧效率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环保控制等核心问题,形成覆盖炉膛结构设计、燃烧调控、受热面保护等环节的完整解决方案,为高海拔地区清洁煤电技术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工程范例。

  “红河电厂扩建项目开建以来,以科学技术创新促建设,为引领云南清洁高效煤电建设和能源保供提供了示范,作出了新贡献,省能投集团发挥了省属企业的担当表率作用。”云南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。能源逐“绿”,发展向“新”。作为全世界首个700MW级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,该项目将有效增加云南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,改变云南过度依赖水电的单一能源结构,推动现代能源发展追“新”逐“绿”,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,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,促进“风光水火储”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建设。